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

同學請參考 - 計畫參訪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與美國柏克萊研究中心合作

工研院攜手LBNL 開發再生能源


中時 更新日期:2011/08/06 05:30 記者潘羿菁/台北報導






 行政院長吳敦義﹙中﹚、經濟部長施顏祥﹙左三﹚及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﹙右三﹚5日出席「2011國際能源前瞻論壇」,並見證工研院與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簽訂共同合作備忘錄。圖/顏謙隆

工商時報【記者潘羿菁/台北報導】



工研院與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(LBNL)昨(5)日簽署合作備忘錄,鎖定太陽光電、儲電技術、碳捕捉、智慧綠建築與水科技等五大領域開發技術,一旦雙方在能源科技研發突破瓶頸,將有助於我國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,在綠能領域取得發言權。



經濟部能源局昨日召開2011國際能源前瞻論壇,會中,工研院與LBNL簽署合作備忘錄,針對五大領域開發新技術,同時,彼此也確定在技術層面的智財權、發明擁有者權、商標權以及利益將共同分享,雙方以5年為一個階段,針對五大領域的細項技術將攜手開發。



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,再生能源屬於間歇性能源,無法穩定供應能源,但是日本311地震過後,全球對於核能產生疑慮,也重新思考能源政策,台灣也不例外,正在規劃能源新組合。



對政院要求經濟部研擬的新能源政策,施顏祥表示,「時機成熟時,將會對外說明」。



施顏祥以碳捕捉與封存為例,台灣排碳量最大的來源是火力發電廠,由於是靠燃煤與燃油,所以排碳量相當大,遠超過國內石化工廠排碳量,因此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起來再保存,各界都在研究,國際間的研究方向,多半是把碳封存在地下,例如礦坑或特殊地質範圍,包括中油也在積極研究。



LBNL院長阿利維沙多(Paul Alivisatos)表示,能源將成為相當龐大的產業,未來30年內,能源產業的面貌將會大改變,不僅會創造出新興產業,也會新增工作機會,這是機會,但伴隨而來是許多挑戰,也就是因應未來經營新模式所需的能源科技,則還有待突破。



保羅.阿利維沙多進一步說,目前LBNL也在研究碳封存技術的可行性,已經在美國有實驗場所,研究重點將是二氧化碳封存在地面下的情況,預計碳封存技術,將是未來30年內相當重要的能源科技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